家庭教育對大學生生命責任感的影響
1. 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方法過于簡單粗暴,導致大學生缺乏生命責任感教育
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受到父母和長輩的過度照顧。他們在家里是“小太陽”、“小皇帝”。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生活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很少有家長能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也很少有家長能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因為他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應試教育和專業(yè)培訓上。家長看到的是孩子將來大學畢業(yè)后進入社會的競爭硬件,與學習和成績沒有直接關系的基本不在家長的關心范圍內。家長的不良教育方法是導致大學生缺乏生活責任感的重要因素。溺愛嬌縱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自私任性,傲慢無禮,貪圖享受,而粗暴專制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2. 家庭不和諧導致大學生生活責任感教育缺失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家庭關系和諧,父母相愛,尊老愛幼,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情,會使孩子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活的習慣。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統(tǒng)一,在孩子面前唱歌,讓孩子不知所措,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家庭結構缺陷,家庭關系不和諧,孩子不能得到父母的精心教育和照顧,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不能建立良好的生活責任感。
3. 缺乏父母自身的生命責任感,導致大學生生命責任感教育缺失
不可否認的是,在現(xiàn)實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文化素養(yǎng)的差異、教育水平和思想觀念的趨利化,很多家長缺乏生活責任感,更談不上教育孩子的生活責任感;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盲目追求理論學習和高分,忽視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認為素質教育是學校的事。孩子只有考上名牌大學,學好專業(yè)知識,才是進入社會競爭的砝碼。他們不能引導孩子建立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也不能讓孩子關心自然和社會,也不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