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德育滲透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教師可以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
小學生心理、思想、邏輯的發(fā)展正處于起步階段。此時,將心理健康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滲透到德育教學中,可以糾正小學生對生活、人和事物的錯誤認識,讓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趨勢,從學習之外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學生。人的語言和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內(nèi)心的狀態(tài)。如果一個學生在與其他學生玩耍和交談時過于關(guān)心和擔心別人無意的笑話,說明學生內(nèi)心過于敏感,可能會影響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教師在德育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首先,學生會對自己的行為和性格特征形成初步的認識,教師會更客觀地看待學生的行為,不會將違反課堂紀律的小問題擴展到道德層面的大問題。
2.有利于德育的順利發(fā)展
許多學校的德育仍然采用灌輸模式向?qū)W生講理論。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性格和年齡特點,被動接受教育很容易導致他的叛逆心理。即使他們知道老師說得有道理,他們的行為也完全相反?;诖?,教師應(yīng)將心理健康的內(nèi)容無形中滲透到德育中,摒棄傳統(tǒng)簡單灌輸?shù)慕逃绞?,通過引導、宣泄等方式釋放負面情緒,讓學生愿意敞開心扉與老師溝通。這樣,老師的角色很容易改變,成為朋友為學生解決問題。當學生感到心理平等時,他們自然會放下心理防御,愿意主動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思想。
二、心理健康在小學德育中的滲透
1.德育心理健康滲透缺乏指導,兩個學科不同,如果你想讓心理健康無形中滲透,必須跨越學科界限,找到心理健康和德育的共同點,兩者的相似性作為滲透心理健康和德育的聯(lián)系點,避免讓心理健康滲透顯得突然。
2.學校缺乏整合不同學科的教育工作者。一些小學沒有德育教師,而是讓政治教育部的教師擔任學科教學。然而,他們在心理學領(lǐng)域并不專業(yè)。他們通常不在教育的第一線,與學生相處較少。師生之間不了解,關(guān)系不熟悉。只是德育的發(fā)展受到阻礙,心理健康的滲透是不可能的。其他學校讓剛從師范大學畢業(yè)的大學生擔任德育教師。他們確實有兒童心理學的知識基礎(chǔ),但實踐經(jīng)驗嚴重不足,無法給予學生良好的心理咨詢。
3.心理健康滲透缺乏環(huán)境支持,小學只有一線教育教師知道如何滲透心理健康知識,即使學生家長或?qū)W校領(lǐng)導可能不了解兒童心理學的應(yīng)用,缺乏人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心理健康與德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