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但目前,我國小學生不僅情緒冷漠,不懂得感恩,以自我為中心,而且浪費食物,不遵守公共秩序。因此,學校教育管理者應加強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感恩意識。
1、中國小學生感恩教育的現(xiàn)狀
1.學校感恩教育效果差
在我國小學道德思想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承擔了太多的德育責任,而普通教師,尤其是負責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師,承擔的責任較少。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并不注重對學生感恩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此外,小學感恩教育的方式更加形式化。大多數(shù)時候,學生用講話和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感恩教育,缺乏感恩實踐活動,導致我國小學感恩教育效果不理想。
2.感恩沒有得到落實
雖然許多小學生也有一定的感激意識,但他們也同意父母的努力,老師的照顧和同學的幫助。但在學習和生活中,小學生的實際行動和感恩行為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校規(guī)定的感恩活動中采取行動,但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實施感恩行為。因此,學校的感恩教育并沒有發(fā)揮很好的作用。
2、小學生感恩教育面臨現(xiàn)狀的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目前,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我國尚未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道德價值標準體系。個人自私和極端的社會個人主義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感恩教育的實施。此外,社會上的負面事件也對感恩教育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2.家庭教育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shù)家庭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教育。而且,很多家長溺愛孩子,也會導致孩子不懂得感恩和付出。此外,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和教育關(guān)注不夠,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孩子的感恩方式。
3.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學校的日常教育過程中,很少開展相關(guān)的感恩實踐活動。同時,學校教育缺乏系統(tǒng)完善的感恩教育體系,導致教師感恩教育目標不明確,感恩教育資源整合不充分,導致小學生感恩教育效果不理想。